内容介绍
《投庵》官宦之女陈娇莲落难无处容身,不得已投身女贞观中,庵主潘法诚收容并为其归依,取法名妙常。适逢书生潘必正赶考落第,一时羞于回家,暂时寄宿在女贞观庵主即其姑姑所有之庵观中。
《琴挑》一个朗朗月夜潘必正隐隐听到一阵琴声,循声而至发现原来是道姑陈妙常正在操琴。一曲琴音系起了他们的情丝,二人于琴声中互通心意、以琴探情。
《问病》潘必正自与陈妙常操琴挑逗后,不能明白对方真实态度,因此抑郁成病,难以排遣。适姑母前来问病,陈妙常亦随同探望,言词之间,暗通衷曲。于是潘必正豁然而愈,引出后面偷诗订盟的情节。
《偷诗》陈妙常因见潘必正而心思飘荡,填词【西江月】以寄情思,寐于桌案。适时潘必正闲步漫游,见妙常房门半掩,挨身而入,见词中情意尽露,喜不自胜,欲偷取诗文,不慎惊醒妙常。妙常假意恼怒,必正念出词句,妙常见无法再隐瞒相思情意,遂与必正定下盟约。
《催试》女贞观主持潘法诚眼见侄儿潘必正与妙常情意相投,于是催促潘必正赴试,潘必正虽难舍妙常,却无奈于姑姑的强烈催赶还亲自押送潘必正到江边,黯然离去。
《秋江》陈妙常听说秀才潘必正匆匆离去心急如焚,忙雇请扁舟一叶江上追赶,追到潘必正后,两人依依不舍再次立下永不相负的誓言,才挥泪而别。尔后,必正得中进士,迎娶妙常,两人一同返乡,与家人团聚,方知妙常即是自幼婚配之陈娇莲。
此剧重在唱工,曲调婉转缠绵,极为动听。
作者陈列宾: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、北京摄影家协会会员、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会士
【欢迎转载和引用,请注明出处】
评论